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影響有多大?
編 輯丨駱一帆
美國郵政服務(USPS)當地時間周二(2月4日)晚間宣布,從2月4日起暫停接收從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寄出的包裹,直至另行通知。USPS的聲明稱,信件和平件不包括在暫停接收的範圍內。

該決定與特朗普政府2月4日生效的對華加征關稅政策同步實施。
需要注意的是,USPS(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是美國最大的民用郵政機構之一,其主要競爭對手(FedEx)和(UPS)等主要國際快遞公司目前尚未就如何應對新政策發布正式聲明,仍在正常清關。
有分析指出,USPS停收包裹更多為象征性舉措,因美國約90%跨境包裹目前通過順豐、UPS等私營物流商運輸。
此舉被認為與特朗普政府最新生效的貿易政策直接相關。
根據特朗普於2月1日簽署的行政命令,所有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不再享有“低值免稅”(de minimis)政策。此前,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可免除關稅且無需詳細報關(小額豁免)。
而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數據,過去十年適用於“小額豁免”的貨物數量增長超過600%。從2015年的約1.39億件增加到2023年的超過10億件,2024年更是預計將突破13.6億件。
此次行政命令不僅結束了這一免稅政策,還對所有中國產品額外征收10%的關稅,並將複雜的分類關稅體係全麵適用於此類包裹。
這一變動或意在影響Temu、SHEIN等中國跨境電商對美出口業務。
此次USPS暫停包裹服務,預計將對Shein、Temu等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台造成衝擊。這些平台依賴中國直郵低成本優勢,每周向美國市場投遞數百萬件商品。而(Amazon)等部分平台的第三方賣家亦將受到影響。
相比之下,傳統零售商如Gap、Nike等公司,因其主要依靠批量進口並已納入正式關稅體係,受影響相對較小。
但鑒於中國出口美國包裹並不全然依賴USPS,中國商家或可采取其他手段規避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廣州旅訊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瀚明得知,對於有對美出口需求的中國商家來說,這一變動帶來的負麵影響並非不可避免。
“當前來看,美國郵政在不清楚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來源包裹的清關方法細則的背景下,出於避免貨物積壓的考慮,短期暫停了內地和香港包裹的清關。一方麵,私營快遞公司不受影響,仍然在正常攬收貨物;另一方麵,經由中美之外第三國或中國台灣的包裹也不受影響。”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